邓艾下令。
虽然不解其意,但士兵们还是很快行动起来。很快,大量的稻草和废旧衣物被堆积到校场上。
邓艾亲自指挥士兵和征召来的民夫,将这些稻草捆扎成人的形状,套上破旧的军服,甚至给一些“稻草人”戴上斗笠,手持长长的竹竿。
然后,他命人将这些制作粗糙但远看足以乱真的假人士兵,密密麻麻地布置在关隘城墙的垛口之后,以及关前一些视野开阔的高地上。
从关外远远望去,只见关墙上“守军”林立,旌旗招展,俨然是一副重兵防守的架势。
不仅如此,到了夜间,邓艾更是下令,在真实的巡逻队之外,在那些布置了稻草人的区域,也多点起大量的火把,并安排少量士兵时不时地移动一些稻草人的位置,或者制造一些声响,竭力营造出一种关隘之内兵力充足、戒备森严、日夜不息严防死守的假象。
这一连串的虚张声势,果然起到了效果。
两日后,由曹操麾下大将徐晃亲自率领的五千曹军先锋,如期抵达了阳平关外十里处。
徐晃为人谨慎,并未贸然进攻,而是先派出斥候靠近关隘侦查。
斥候回报。
“将军,关墙上守军密集,巡逻队伍往来不绝,夜间亦是火把通明,似乎……守备极为森严,兵力恐怕不在我等之下。”
徐晃闻言,浓眉紧锁,策马来到一处高坡,亲自眺望阳平关。
果然见到关墙上人影憧憧,旌旗飘扬,确实像是有重兵把守的样子。
他心中不禁泛起嘀咕。
“怪哉!据之前情报,这阳平关守军不过千余,且装备废弛,士气低落,何时变得如此兵强马壮,戒备森严了?莫非是那顾如秉早有预料,在此设下了埋伏?”
生性谨慎的徐晃,面对这看似铜墙铁壁的关隘,不敢轻易挥军进攻,生怕中了圈套。
他下令全军在关外二十里处择地扎营,同时立刻修书,将阳平关的“异常”情况,快马加鞭禀报给后方的曹操,请求指示。
曹军的犹豫不前,为邓艾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。
然而,徐晃毕竟是沙场老将,其麾下也不乏经验丰富的军官。
在接下来一天的仔细观察中,一些细心的曹军校尉发现了端倪。
一名校尉向徐晃禀报。
“将军,末将观察许久,发现关墙上那些巡逻的士兵,似乎……有些不对劲。”
“哦?有何不对劲?”
徐晃追问。
“将军您想,即便是再精锐的士卒,也需要休息轮换。
可关墙上那些身影,从昨日到现在,几乎一直站在那里,动作僵硬,走动的路线也几乎一成不变。尤其是夜间,火把下的影子,看起来也颇为模糊、呆板。
这……这不像是活人士兵能做到的。
即便是铁打的汉子,也不可能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地保持高度警惕巡逻,而不显丝毫疲态啊!”
另一名军官也附和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