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罗旋说的认真,张大娘也不好不再多说什么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罗旋虽然年龄小,但他好歹也是高小生,在生产队里勉强算得上是半个“文化人”。
张大娘这些农村妇女们,别看她们平日里会犯浑,其实她们心底还是很敬畏知识、尊敬读书人的。
这恐怕也是千百年来,镌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基因:敬畏那些有文化的人。
砂锅太新了,泛着瓦蓝瓦蓝的尘灰色。
张大娘伸手扒拉开罗旋,“你这个砂锅刚刚买回来,还不能用,得泡在水里去火,要不然会开裂。”
然后张大娘起身,“你先垒灶台,我回家去拿铁锅过来炖肉。”
罗旋道:“那麻烦大娘你,再顺手抓一把老酸菜过来,我们用酸菜炖粉条猪肉,吃起来开胃。”
“开铲铲的胃!”
张大娘转身凑近罗旋的耳边,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,“酸菜炖猪肉,你想让他们把你的碗,都给吃进肚子里吗?
不能放老酸菜!那个太开胃了。
我去自留地里,砍两颗牛皮菜过来,和粉条一起煮进去就行了,这样才不那么费菜!伱个憨娃儿,这都不懂。”
“记住,菜里多放一把盐!”
张大娘叮嘱完罗旋,径直回去拿铁锅、割牛皮菜去了。
牛皮菜是专门种来喂猪的,味道一般般,不难吃也绝不算好吃。
只是牛皮菜的产量高,掰掉外面那层叶子,它还会继续长。
现在社员家里没大牲畜,于是牛皮菜,就变成了农村人的日常蔬菜之一了。
张大娘不愿意用酸菜炖粉条,非得用牛皮菜来替代老酸菜,就是想给罗旋省点菜和肉。
巴蜀省的农村,社员们都是用坛子腌制酸菜,并不需要用脚去踩。
所以这种老酸菜,炖出来的粉条猪肉,真的很好吃。
农民们办事,讲究一个排面要好看,但处处又要精打细算。
就好比逢年过节,桌子上摆出来的一小碟子香肠,那是让人看的,而绝不是让大家敞开肚皮吃的。。。
这都是我们老祖宗,自古传下来的生存智慧。
不服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