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也知道为战鹰匹配上等马是一种错误的做法,但是没办法啊!咱们造不出来啊。”
李爱国能够理解苏总的感受,补充了一句:“为弥补技术差距,我们不得不投入更多战机和人员执行密集巡逻,这占用了本可用于工业建设和技术研发的资源,导致研发迭代速度变慢,陷入“被动应对,资源消耗”的循环。”
此话一出,苏总的脸色变了。
如果说他刚才只是单独从战机和飞行员本身来分析“匹配上等马”的事情。
那李爱国已经站在全局高度了。
事实上,咱们后世战鹰的发展之所以屡屡跟不上对手步伐,跟这种被动局面也有很大关系。
要是能想办法造出一种具备压倒性优势的战机就好了,就像马上可以组装完成的武装直升机一样。
李爱国打定了主意。
苏总呆愣了许久,叹口气说道:“是啊,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呢,我们造不出来啊。”
“放心吧,老苏,这只是暂时的,咱们总能造出真正的上等马,也让对方尝尝小马拉大车的痛苦。”李爱国搞定了一个配件,站起身拍拍苏总的肩膀。
苏总只当做李爱国是在开玩笑,微微点了点头。
航空超声波探伤器的研制进度飞快,只是两天时间就完成了设计工作。
一周后,第一台航空超声波探伤器组装完成。
苏总请南飞那边送来了测试的初教6机翼。
这玩意采用了铝制悬臂结构,使用平头铆钉和应力蒙皮工艺。
看上去有些简陋,却兼顾强度与轻量化,还有效的降低了成本,难怪初教6的生命周期能高达几十年,以至于后世还能见到。
宗先锋带着南飞的技术员们做好了准备工作。
苏总看着李爱国说道:“爱国同志,你来开启?”
“还您来吧。”李爱国让出了位置。
苏总愣了下冲着李爱国点了点头,也没客气,按下了启动按钮。
跟民用的探伤器相比较,航空探伤器的启动动静着实不小,嗡嗡嗡的声音是在风扇在给激发器散热。
预热完毕后,苏总调整了相关的参数,将弧形探头对准了机翼,按下了一个开关。
苏总握着探头匀速移动,目光紧盯着屏幕上的波形变化。
当探头滑过第三排第十七颗平头铆钉时,原本平稳的波形突然出现一道尖锐的凸起,随后又迅速回落。
“停!”
苏总沉声开口:“缺陷直径0。12mm,深度1。3mm,疑似微裂纹。”
听到这个,前门机务段工作室的同志都松了口气,毕竟南飞运送来了机翼用来测试,这机翼肯定是有问题的。
但是他们很快就意识到不对了。
南飞负责运送机翼的那些同志们脸色都很怪。
李爱国也看出了不对劲,询问负责运输的南飞技术组张工:“怎么了?”
张工指了指那机翼说道:“这机翼的内部确实有缺陷,不过不是这个位置,而是机翼的前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