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要王东来愿意,随时可以跳出去,重新组建一家公司,在最短的时间就能重新复刻这样的商业奇迹。
所以,对于王东来说,舍去的这些钱根本就不算什么,完全比不上自己的心意畅快重要。
这几个措施的公布,不仅仅是引来了网友们的剧烈讨论,更是引起了行业内乃至于专家以及领导的注意。
国内十四亿人,聪明人不知道有多少。
最聪明的人从政,天才去搞科研,聪敏人去从商,普通人去打工。
智商的差距,让大部分的命运有了一个大概的分流。
所以,在这两份文件公开之后,立即就有很多人开始了研究,把里面的文字细细研究起来。
很快,就有专家跳了出来,对这两个措施进行了评价。
一个来自燕大的教授,就直接撰文说道:上四休三本质是‘工时制度的供给侧改革’——当物质需求满足后,年轻员工更追求‘工作意义感’,强制长工时反而导致‘边际效率递减’。
数据显示,每周工作4天、每天聚焦8小时的员工,创意产出比‘996’模式高35%。
居家办公则通过‘减少通勤损耗’国内平均通勤时间单程38分钟,释放员工时间,间接提升生活满意度。
至于全员持股,更是打破了‘资本独占利润’的传统模式,让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分配,这是‘共同富裕’在企业层面的实践。
更重要的是,上四休三创造的‘闲暇时间’,将带动文旅、教育、健康等‘体验经济’增长,形成‘企业减负-员工消费-经济循环’的正向反馈。
这位燕大的经济学教授很明显是支持态度,但是有人支持,自然就会有人反对或者是质疑,当即就有一位五道口的教授发出质疑声:政策可行性取决于‘企业类型’,科技公司、创意行业依赖‘脑力劳动’,可通过OKR考核实现居家+短工时。
但制造业、服务业依赖‘体力劳动’或‘线下交互’,强行推行会导致‘人均产出下降’,尤其在全球产业链竞争中,我国企业若单方面减少工时,可能削弱成本优势。
所以,针对于银河科技提出的上四休三和居家办公以及全员持股分红计划,并不具备全面推行的可能性。
在这个话题下面,有这大量的大学生,以及上班族进行争论。
当然了,大学生因为没有上班,所以对社会的认知不足,只会在下面叫好,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建议。
而上班族,打工人则是深有体会,自然是无比希望上四休三和居家办公可以落实,最好是被所有公司推行。
但同时,他们又知道这是不可能的,所以他们在这个话题下面的表现就显得格外复杂。
支持、质疑、羡慕、痛恨、诋毁等等,什么人都有。
而在专家学者这里,这又变成了一个极具意义的课题研究。
如果是一般公司推出来的话,也就罢了,偏偏是银河科技搞出来的,那价值就太大了。
只要是沾上了银河科技四个字,放到网上就会有不小的流量。
但是对于国内的企业家来说,这就不一样了。
在消息传开的时候,不知道多少人在暗地里骂着王东来,恨不得吃其肉,喝其血,抽其骨,扒其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