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九辩抬眉,故意不接茬。
秦枭就笑:“请公子再帮帮我。”
这人脸皮还真是厚,堂堂摄政王,求人求的却是越来越熟练了。
楚九辩不得不佩服人家这格局。
但他也不想吃亏,便道:“大人打算再欠我一个条件?”
“公子需要什么?”
秦枭问。
此前旱灾之事实在是重中之重,所以即便楚九辩没说出条件,他也应了。
可如今给剑南王赏赐这交易,其实做不做都没影响,除非给剑南王的这样赏赐有别的用处。
楚九辩道:“若我说给剑南王的这样赏赐,可以令朝野震动,国库满仓呢?”
国库满仓?
又快穷的叮当响的宁王大人,顿时有种债多不压身的感觉,果断道:“我再给公子写一张保证书。”
楚九辩被逗笑了。
是一种没有克制和伪装的,灿然愉悦的笑。
如晓光破开云层,灿烂的霞光携着长风,掀起平静的蓝湖。
秦枭定定看着他,又在某个即将与青年潋滟的双眸对上的瞬间,不着痕迹地垂下眼帘。
“不用了。”
楚九辩含笑道,“这次我要你帮我寻几个高手。”
秦枭:“现在要吗?”
他手下最不缺的就是高手。
“我说的高手不是武功厉害的。”
楚九辩道,“我明日给你写个单子出来,你瞧着帮我找齐就行。”
科举要的人才需要夫子教导,他此前想着多找几个信徒充当夫子,但眼下他一共就那么几个信徒名额,后期增加起来也越来越难,自然不能乱消耗。
所以让秦枭帮他找人是最简单的。
总归他要的也不是多才华横溢的才子大儒,他要的是懂木工、农业、织造、算学等等的专业性人才,只需培训上个把月,就能让他们去教新考上来的学子。
之后那些学子是建设工坊,还是送入工部等地实习,都是可以的。
而这些提前培养的先生夫子,便可以成为各个工坊的主事,帮着朝廷赚钱搞建设。
至于纯纯靠着文化考上来的学子,自是另一种培养方式,那是真的要送去地方,或者各个衙门里当官的。
这些人,楚九辩要自己教,便也就不需要难为秦枭帮他找夫子人选了。
“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