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司途昭翎
吏部掌管官员任命考核,楚九辩既是吏部侍郎,又是当朝一品太傅,这两样身份加起来足够贵重,他来负责科举一事也无可厚非。
在他之前的世界,科举取士,给了所有文人机会。
但楚九辩若是要举办科举,却不会只针对文学一个方面的考核,也不会只招收文人才子。
他定要多开几门科目,包括工学、农学、算学、医学,以及女子们更擅长的刺绣、手工等等。
考核内容也不能局限于文化水平,专业技能、领悟能力和天赋都更重要。
系统商城里有很多专业书籍可以购买,他可以先培养几个相关领域的“先生”,再让他们去培训科举考上来的学子。
脑海中快速整理这些打算,几乎已经有了一些脉络。
这些提前培养的先生,必须对楚九辩较为忠诚,若是信徒就更好了。
这样等之后那些学子们考上来,也会在这些先生的影响下偏向于楚九辩。
不至于他费心费力培养完,都为他人做嫁衣。
楚九辩指尖无意识地抠着笔杆。
若是真的能照他的想法发展,那他就能收纳各个领域的人才为自己所用。
取代京里的官职可能会难一些,但地方上就会简单很多。
地方官本就以买官的商户,或者走了某些势力的旁支关系等等上位的官员,与权力中心的世家权贵并没有什么牵扯。
就像偌大个运行工程中的一颗不起眼的螺丝,平日里根本不会引起重视。
因而楚九辩想要渐渐用自己的人取代他们,操作空间也很大。
在这个百姓对政治完全没有了解的时代,他们不认识皇帝,不认识什么六部尚书,他们能依靠仰赖都只有自己的上官,是郡守,是县令,是这些地方官。
若是这些地方官都效忠于楚九辩,那整个大宁朝就有大半人口都在他的掌控之下。
百姓是最容易被煽动的,届时他们是安心种田国泰民安,还是发动起义哀鸿遍野,都只在楚九辩一念之间。
楚九辩眸中情绪逐渐深沉。
脑海中某根脆弱的神经似乎在轻颤,耳鸣阵阵。
忽而一声轻响,楚九辩后背靠在椅背上,下巴被一只温热的手掌抬起。
秦枭垂眸看着他,见着了他眼底逐渐褪去的疯狂之色。
“你在想什么?”
他问。
楚九辩定定地仰头注视着他。
过了几息,他才粲然一笑:“吓着你了?”
见秦枭仍然用一种探究的视线打量自己,楚九辩唇角笑意更深。
他冰凉的手握住秦枭温热的手背,意味深长地说:“我们都一样,你能理解的。”
这一瞬,秦枭好似又回到了初九那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