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翻到最后一页,见到最后一句:[唯有潜离与暗别,彼此甘心无后期。]
果然是个悲剧,彻头彻尾的悲剧。
悲伤油然而生,因为这个话本,奚华在冬雨里独坐一夜。
直至天明,有人走上画舫为她遮雨,对她发出邀请:“我要回江南探亲,道友要不要同去?”
奚华抬眼,看了好半天,才认出撑伞之人,是天玄宗与她同届的外门弟子梅虔。当初在讲经堂听第一堂课,他主动做过自我介绍,好像是叫这个名字。
她与梅虔并不相熟,平时也少有往来,不知他为何专程邀请自己去江南。
梅虔解释:“衍苍神君,天玄宗大师兄,曾经在南弋当过天师。返回天玄宗之前最后一段时日,他在江南处理疫病。你对大师兄不好奇吗?”
奚华对天玄宗大师兄不好奇,对南弋的天师好奇,应邀与梅虔同去。
抵达江南吴地时正逢除夕之夜,到了山棠街梅安坊后院,奚华跟着梅虔走向天师曾经居住的房间。
不知怎么回事,一路上她的心怦怦直跳。
推开房门的刹那,她闻到了寻觅已久的香气。
第133章第一百三十三眼
“去吧,道友随意。”梅虔没做过多解释,“我去梅安坊转转,道友如有需要,可随时与我联系。”
奚华未再多言,被那一缕香气吸引,她独自走进了天师曾经住过的房间。
房中一尘不染,洁净安宁,就像天师一直住在此地,只不过临时外出一时半刻。而她是来得不巧的访客,来时他正好不在,说不定稍作等待,他还会回来。
奚华寻到香气的源头,临窗书案上,白瓷瓶里插着两株新开的花枝。她走近细看,想起话本上的最后一话,这种纯白色小花,就是故事结尾散落一地的茉莉?
白瓷瓶旁边整齐叠放着高高一摞书卷,她取出一卷扫了一眼,是天师留下的日志,从扶光五十九年冬月初六开始,记录了他在江南每日处理的各项事宜。
奚华拉开木椅在书案前坐下,一页页翻阅日志,除了防治疫病之外,更多篇幅是处置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,捉拿神出鬼没的妖物邪祟。
天师写得很详细,紧张、沉重的基调下,偶有生动之语,许多片段,比话本故事还扣人心弦。
奚华不知不觉沉浸其中,一卷一卷看到半夜,这些事仿佛刚刚才发生,许多场面仿佛近在眼前。看到兴头上,有好几次,她恍惚觉得天师刚从山棠街回到梅安坊,正站在她身边亲口讲述一日的经历见闻。
但她抬头环视,身边空空荡荡,房间里唯她一人。
也对,她都不知道天师长什么样,也没听过他的声音,其实想象不出他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,更不可能与他共处一室。而且紫茶师姐说他长得很丑,那她还是不要想象为好。若不是因为那本《潜别离》,她才不会对天师感兴趣,更不会从皇都来到江南。
奚华摇摇头,伸了个懒腰,再看日志时,发现一件有趣的事,天师是这样写的:
[腊月廿六,夜归,路遇一黑猫乞食。此猫貌丑,胆大妄为,任性顽劣,一路纠缠至梅安坊,余以鱼六尾遣之。]
奚华忍俊不禁,天师自己也长得丑,居然还嫌猫丑,明明应该同病相怜才对。他还一次送猫六条鱼,猫的食量有这么大吗?这么多鱼说不定会撑坏猫肚子。他这不是好心办坏事?
她笑着往下看,后面却是:
[余一路忍耐无用,深夜未寝,目赤,鼻痒,喉咙肿胀,双臂风疹,症状骇人。万幸未为人所见,以免惊吓旁人。已按旧日药方煎药服用。明日若再遇此猫,躲之。]
天师这是对猫有不良反应?奚华看了好几遍仍不太相信,天玄宗大师兄的克星,居然是猫?
那他还让猫一路尾随,非要回到住处给了鱼才撵去。他还一次性给猫六条鱼,是担心它往后几日没吃的?
奚华笑不出来了,看着他在日志里写的“症状骇人”,心底蓦然涌起一阵酸涩,觉得素不相识的天师有些可怜。
再往后看,这一日最后还有一句: